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做好看门人 把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 编辑: 纪黎初涵
  • 发表于: 2015-03-07 20:29
  • 字数:6084
  • 人气:663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故宫全面禁烟:再无需弯腰几十次拾烟头

  故宫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而作为一座宏伟的博物馆,故宫的极限接待能力每天8万人、最大实际客流量达到18万人,游客总量多了,进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就不容忽视。

  对此,单霁翔表示,从几年前我们就号召所有故宫员工发现地上烟头、垃圾、纸屑、矿泉水瓶子等都要捡起来。因为这些东西其实对于博物馆的环境来说是一种伤害,大家都捡,这样环境就会干净。我们提出口号,故宫开放区不能有一片垃圾,一片纸屑,一片丢弃的东西,只要发现都要把他拾起来。

  单霁翔说,故宫实施了员工在紫禁城内不得抽烟,到现在执行的很好。从2013年8月15日开始实施打火机、火柴这些火种不能带进故宫,从根本上杜绝故宫里面抽烟的现象。现在我在故宫走一走,偶尔的也可能会发现一两个烟头,但是已经不是像过去,从神武门走到午门要弯腰几十次。

  同时,他提醒游客,故宫里任何场所都是严禁吸烟的,需要每一个人的保护。

  故宫春节接待客流创新高 增速“可怕

  在被问及“假设发一条朋友圈分享所见、所闻、所想会发什么内容”时,单霁翔表示,就目前的感受,想发一张故宫在参观旺季时的场面,这张照片附属说明“为什么不要在旺季的时候到故宫来”。故宫前年10月2日接待观众18.2万人,达到建院90年来单日进入游客最高峰值,当时场面人山人海,人们就是排队往前走,看到前面人的后脑勺,非常拥挤,参观感受不好,特别是中轴线上。

  说到客流量大带来的压力,单霁翔说,一到双休、暑期、特别是黄金周,故宫的压力很大,观众数量很多,特别今年春节突破了以往的数字,再次创新高,过去春节期间没有一天观众超过10万的情况,而今年的两天超过10万,最高到12万。

  故宫一到黄金周、暑期都会有一个完整的预案,但是预案是不是在真正执行的过程中能够见效需要观察。令这位故宫博物院院长头疼的是,这次比去年春节同比增长19.58%,增长速度非常可怕,预计今年的观众量全年都会比较高。

  观众增长速度远超故宫开放速度

  为获知游客游览感受,单霁翔曾亲自体验客流高峰。他说,我一直有时候就跟着观众走,听观众互相之间的感受。其实他们都觉得人多,比如照相,景色其实里面夹杂的很多很多自己不认识的人,故宫壮美的建筑群,故宫的一些文物的照片也拍不好,特别是很多人穿插,隐患存在,比如游览人群中有一些老人一些孩子。但故宫90年来没有发生过踩踏致死情况,但是人要无限制增长,难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因为故宫不是平地,故宫是高高低低的,特别像我们保和殿后面大台阶,每到旺季都是人排着队往下走。

  单霁翔表示,为降低人数保证安全,故宫方面也想了很多办法。他说,比如一直在解决扩大开放的问题。紫禁城在2002年之前只开放30%,到故宫博物院工作的时候那年已经开放到48%,去年开放到52%,今年扩大开放的力度比较大,开放到65%。明年我们还希望能开放到76%。但是,观众增长的速度超过了我们开放的速度。

  他说,故宫的面积总是有限的,我们希望想更多的办法,比如错时参观,10点钟上午到下午2点钟,观众是最密集的,如果是10点钟之前,特别是2点钟之后到闭馆这段时间,参观的效果会更好。

  他表示,我们也要不断的跟观众说,错时参观,不要一定在10点钟到2点钟来参观。还有第二次来故宫博物院的不要只走中轴线,两边更精彩。两边有40多个展览也很精彩,但是现在我们扩大开放以后,就更为精彩。我们更多的宣传,希望能够分流,一个错时,一个分流,再有希望网络购票。

  故宫今年将开放5个新参观区域

  对于今年故宫将扩大开放的区域,单霁翔表示,故宫西部区域过去90年来从未开放过,其中寿康宫、慈宁宫还有慈宁宫花园,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谈到,可能会是人们感兴趣的,甚至认为比较神奇的地方。我想这个开放会使一部分观众从中轴线上移步到西区,对我们中轴线上的分流会很有用。很多观众是在导游的引领下,往往进了午门以后,目不邪视的往前走,不往两边看,就先看皇帝坐着什么地方,再往前走,看皇帝躺在什么地方,玩乐再往前走,到御花园,对于故宫的文物藏品和故宫更多的文化景观都没有机会看。

  他说,故宫有很多区域过去没有列入修缮计划,没有修缮建筑存在的一定的险情和不具备开放的条件。从2002年开始持续2013年故宫整体修缮,这些修缮完成的区域,我们就把他创造条件,布置展览,布置陈列,使它尽快的开放,今年就开放5个区域。

  鼓励游客淡季错峰参观 故宫淡季门票降至20元

  被问及“2015年择时试行每天接待8万观众,这种机制如何触发时”,单霁翔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具挑战的一件事。这也是今年工作非常重要的节点。在2008年,我们就曾经试图采取这个政策,每天观众都不多于8万,第一天就失败了,到了8万以后我们就开始停止售票了,但是所有窗户外面排队的观众都在敲窗户,喊口号要求进故宫。后来怕出事,就把观众都放进去了,今年为了观众平安,为了文化遗产平安,我们还是想能够限制8万,并且希望这次能够成功。

  希望更多观众在淡季错峰参观故宫,单霁翔表示,故宫方面将淡季的门票降了一倍,降到20元。他说,其实所谓的淡季不是冬季,比如3月份,11月份都是很温暖的季节。其次,故宫方面鼓励网上购票。避免排队,因为越是旺季排队队伍可能要长,虽然现在承诺95%的观众到故宫博物院售票窗口3分钟能买上票,但是到旺季保证不了。还有希望旅游团配合,到了旺季,特别是到黄金周,60%是旅游团,希望旅游团到北京安排游客安排观众的日程上能够把10月2号,10月3号极端的观众爆满的时间错开,比如4号、5号再到故宫,这样我们就会要求旅游团都要网上购票。

  故宫将开“夜游” 紫禁城外打造数字展厅

  除了淡季、旺季以外,故宫要开展夜游活动,单霁翔证实了这一消息。

  单霁翔说,故宫是个立体的故宫,紫禁城是他的主体部分,我们正在开辟紫禁城外面的一些场地,如端门,端门就在紫禁城之外,今年我们要开辟为数字博物馆,也就是晚上观众经过预约看故宫的文化。我们今年还要开工修复大高玄殿,它也在紫禁城的外面,在景山和北海的中间,非常广阔的古建筑群,我们修好以后,晚上也可以对观众开放。

  他说,我们进入数字博物馆有一个大电子沙盘,人们通过激光能够自己点击想去的院落、房间,大屏幕就会介绍房间的背景,同时我们会有一个空间,人们可以身临其境的走进去,比如太和殿因为保护金砖,现在观众进不去了将来就可以走进太和殿里面,站在皇帝的宝座前面来端详文物。再有一个例子就是三希堂,三希堂是乾隆皇帝非常喜欢的一个书房,他在三希堂小康桌上赏阅无数的书画和珍玩,但是三希堂只有4.8平米,这个非常小,不到5平米空间,除了一张炕以外,地上站四五个人就满了,人们可以在虚拟现实中进入三希堂,看他墙上的陈列,看场景,这样的体验是甚至白天,都感受不到的。

  《清明上河图》休3年重亮相 自己到时也会跑去看

  单霁翔表示,2015年将迎来故宫博物院90年院庆,经过几年的酝酿,我们推出了18项陈列展览,这些陈列展览里会有很多难得一见的文物藏品面世。

  他说,武英殿书画馆今年要推出《石渠宝笈》,《石渠宝笈》著入的书画都是书画中的精品,但是我们这一次精选了一些很久没有面世的文物,比如像《清明上河图》,社会认知度很大,但是他是属于国宝级的书画,按照故宫的院规,就是对于这样的国宝级的书画,都是一次露面就要回到库房静静休息三年。有一句话叫:纸寿千年。就是纸制的这些文物寿命就千年,他们已经千年左右了,为了能使它益寿延年,因为这些书画每展开一次,对它来说都是一次磨损,我们就希望展出的频率有节奏的,较未来时代,世世代代还能看到它,它在我还没有来故宫之前曾经有一次展出,后来就是再也没有,我来了三年了,再也没有露面,这次可能清明上河图再次展出以后,我也得跑过去好好看看它。

  “每日故宫”APP:自己都要先试试好不好玩

  单霁翔表示,今年我们圆了一个我们的梦想,能够把故宫的文物藏品每天更换内容传播到社会公众手里。《每日故宫》APP,每天把故宫一件套精美的文物加上权威说明传给公众,可以保存,可以永远储藏这些。储藏十年,一年365年,10年3600件文物藏品,那就是一个藏品库。

  他说,APP内容每次我都先睹为快,我都试一试(好不好玩)。有时候还提出一些疑问。比如我们的APP《皇帝的一天》,当时我一看那题目大吃一惊,题目叫“做一天小皇帝”。我说这可不能搞,现在独生子女都是小皇帝了,在家说一不二的,还叫他们做一天小皇帝。后来制作团队说,咱们是告诉他们,小皇帝很辛苦,每天早晨5点钟就得起床,还不能吃早饭,得先做一小时功课,还得去向太后请安,请安还得站在门洞里御门听政,然后才能吃饭,一天只吃两顿,还不能吃饱了。告诉他们,每一个环节其实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文创产品“萌萌哒” 盼故宫文化走入千家万户

  故宫文创产品在网上非常火爆,比如朝珠耳机,很多人说戴上之后有批奏折的感觉,还有行李牌上面写着“奉旨旅行”,这些小的产品受到大家欢迎。但是故宫平时给大家的感觉都是“高冷范”比较严肃、古典,可是现在感觉故宫越来越“萌萌哒”,有人说故宫为了吸引大家也是蛮拼的,还有人说故宫脑洞大开。

  对此,单霁翔表示,到去年的8月底,故宫已经有6754种文创产品了。有一些文创产品开始有名了,有时候我看他们排队在买故宫娃娃,朝珠耳机。但是这些“萌萌哒”只是其中文创产品的一部分,我们还有很多种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需求的很多种文创产品,我们希望努力能够使故宫的文化,故宫的文物藏品的信息,更多的走入千家万户。

  “黑导游”困扰故宫游客 盼授予故宫一定执法权

  关于故宫秩序问题,像神武门外的小广告,黑导游给很多游客造成了困扰。单霁翔表示,这是我们最大的困扰之一。故宫的困扰,一个观众数量多,另一个就是周边环境。故宫的内部,我们在一步一步往前走,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往前做,但是周边是涉及了方方面面很多部门,包括行政区划,包括管理部门。内部管理的越严格,这些发小广告的,黑导游这些人就在周边聚集。

  他表示,曾就此方面在全国政协多次提案。东城区领导和北京市主管旅游的副市长都主动到故宫来沟通,谈到授予故宫一定范围内的执法权的问题,因为我们没有执法权,不能罚款,不能拘留,只能劝阻,我们也希望能够把周边环境管起来。

  故宫开设花样自动讲解:可选“故事版”“鞠萍姐姐版”

  单霁翔表示,以玩带学,寓教于乐,通过一些探秘游戏去了解故宫的历史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过去我们暑期亲子教育这些活动比较多,每天大量的孩子们报名进入故宫,我们设计十几套故宫知识讲堂,他们动手,比如穿朝珠、拓片、包粽子。我们今年常态化了,我们在太和门两侧很大的空间,这些学生们、家长带着孩子们来故宫每天都能参与性的来感受故宫的文化,同时我们就想故宫文化传播是个立体的传播,携带手机的观众现在超过了50%,这些带手机的观众能够随时在故宫里面链接到各个厅室各个地点的历史文化信息。

  他表示,我们不断提升自动讲解器,可以自豪的说,今天故宫的自动讲解器是全世界博物馆最强大的讲解器。故宫的讲解器40种语言,我们各国的语言主要民族的语言还有地方的方言,比如闽南话、粤语都有,我们还可以选择专家版、王刚故事版、鞠萍姐姐少儿版、对话版的,现在都做在一起了,走到很多很多地点都可以随意的链接。

  故宫藏品呈“倒金字塔”型 国家级文物超九成

  单霁翔表示,故宫一直不懈努力让过去流失海外的文物努力回到故宫,十几年前,当时中国开始有艺术品拍卖的时候,我们把目光盯在艺术品拍卖。故宫的藏品都是通过这个途径回到了故宫。同时我们也在积极的接受社会的捐赠,很多有识之士把过去故宫的文物藏品能够捐回故宫。我们专门有一个景仁宫作为捐献馆,把大家捐献回来的文物定期举办展览,并且在景仁宫的墙上把自己捐献的名字永久的镌刻在馆上。故宫对于这些清宫旧朝的文物持非常开放的态度,欢迎大家捐赠,我们也会积极的购藏。

  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当代的艺术家、画家、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如果进入故宫馆藏,我们是非常慎重的态度,我们定了三条,第一就是一定要在这个领域的世界著名的艺术大家,第二,捐赠的一定要是他作品中的代表作,第三就是无论名气多大,不得捐赠10件以上,主要因为一但进了故宫馆藏,就成为永远的故宫藏品。

  我们希望我们的库房在500年以后,1000年以后仍然是我们的故宫藏品特色,什么叫故宫藏品特色呢?全世界的博物馆几乎都是金字塔形的藏品结构,塔尖上是镇馆之宝珍贵文物,腰身是一般文物,底层是半研究的资料。故宫是个例外,故宫是个倒金字塔,我们国家定级的珍贵文物占93.2%,一般木质6.4,资料是0.4,就是件件都是珍贵艺术品。

  部分博物馆设“镇馆之宝”是对观众的伤害

  单霁翔表示,镇馆之宝这个词很多博物馆在用,其实我不太认同,就是有的博物馆过于把几件文物突出了,比如造成了观众到博物馆直奔它而去。比如到了巴黎卢浮宫,大家都去看三个美女。到了台北故宫,冯明珠院长也抱怨说,大陆去的观众都是直奔白菜肉火锅。其实对观众、对博物馆来说,都是伤害,比如台北故宫其实最好的宋元书画、五大官窑、珐琅彩瓷器还有铜器,这些是最应该欣赏,最应该看的。

  我们故宫博物院不特意推出镇馆之宝,大家都云集到那个地方,对于安全、人们体验都不好,故宫1807558件文物里是有一些文物精品的,所以我们从中挑选了15万件,这15万件可能就是我们镇馆之宝的一部分。

  希望把立体、放射、开放的故宫留给后代

  在回答“希望把什么样子的故宫交给下一任?”的问题时,单霁翔表示,首先我是看门人,第一个就是要把古建筑修缮好,把杂乱无章的一些影响故宫景观的“添加建筑”都给整治好,都给裁掉。再有就是人们进入故宫博物院真实的感受,他进的是一个博物馆,游客感受到的会是铺面而来的博物馆气息。还有我们通过平安故宫工程能够确保故宫17万平方米的古建筑、180万文物藏品和每年1500万观众的安全。同时能够使故宫是一个立体的、放射的、开放的故宫,人们在生活在世界各个角落都能够方便的来领略和接到故宫的文化信息,这是我们的一个理想。

  嘉宾简介:

  单霁翔,男,汉族,1954年生,祖籍江苏江宁。现任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

  2012年初,单霁翔屡新故宫。三年里,他像个“永不疲倦的战士”,足迹踏遍故宫9000多个房间,例行巡查走坏20多双布鞋。

  单霁翔“爱管”,一个烟头随手要捡起,一块墙皮必须要干净,同事有时忍不住埋怨“管得太细了”;

  单霁翔“爱说”,每场新闻发布会,他都精心准备几百页PPT,发言稿更是斟酌再三,一开口绝对不下2个小时。熟悉他的记者评价“采访单霁翔,是件幸福的事儿”。

  人们称他为“故宫掌门人”,但单霁翔会摇摇头说,“我只是个看门人。看门,一要把门看牢,二要把门看好,三要把“主人”伺候好。

  如今,故宫在单霁翔的“看管”下,已经告别了从前的“高冷范儿”,从时尚的朝珠耳机、到“奉旨旅行”行李牌,再到接连出新的创意APP,没错,这就是今天有点“萌萌哒”的故宫!

  单霁翔说,我的任务,是要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