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六旬老两口爱上画画 作品被儿子传网上受关注

  • 编辑: 纪黎初涵
  • 发表于: 2015-03-30 19:32
  • 字数:1662
  • 人气:997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最近一段时间,省城的李俨民和王丽萍夫妇多了一项爱好,没事的时候就打开平板电脑,看看豆瓣网。这两年,儿子陆续把他们画的画放到了网上,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认可,每次看到有新的留言,老两口就特别开心。

  李俨民今年66岁,老伴儿王丽萍67岁,两人都是太原铁路局的退休职工,儿子李洋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课教师。李俨民从小就喜欢画画,但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有专门学过,也没有动过画笔,长大后又忙着工作和家庭,画画的事情就再也没有提过。王丽萍的父亲喜欢画画,她从小也特别羡慕会画画的人,但她性子比较急,总也安静不下来,十多年前她在老年大学里学过一年国画,之后就搁置了。说起来,这老两口和绘画似乎都是有些缘分的。

  2009年,李俨民到了退休的年纪,闲来无事的时候,他拿起画笔,开始对着报纸上和画报上的照片涂画临摹,虽然画得一般,难得的是他的那份用心。那年夏天,他到北京看儿子,每天看着儿子家里的各种绘画工具和书籍,他又起了要学画的念头,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儿子的支持。虽然李俨民是零基础,但他有耐心,而且喜欢钻研,只要儿子稍稍点拨就能掌握技巧。李俨民喜欢素描,尤其喜欢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个馒头,一棵白菜,一块生姜,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他搬到了纸上。

  在北京待了一个月,李俨民的画画功夫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回到太原以后,更是画兴大发,见什么画什么,风干的柚子皮,院子里飘落的羽毛,家里的捣蒜罐和白砂锅……他还给自己的每一幅画都署了时间配上简单的一句话,比如一个发了芽的红薯画,他就写着“薯乎?树乎?树薯乎?一个长了芽的红薯。”他的画,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让看到的人心里暖暖的。

  儿子李洋曾经把李俨民的画拿给美院一位教授看过,那位教授评价说,李俨民很有绘画天分,教授还特意收藏了他的两幅画,其中一幅是李俨民画的自己1969年当兵入伍时发的茶缸,现在已经沦为他的刷牙缸了,上面全是年久磕碰掉的口子,缸子里还摆了快用完的牙膏和刷毛外翻的牙刷。整幅画画得非常细致,就像他的人一样,严谨,认真。

  老伴儿王丽萍开始画画其实也是受了李俨民的影响,王丽萍总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性子急,坐不住。但慢慢地年纪大了,性子似乎也磨平了不少,而且她退休以后正好赶上儿子刚结婚,家里没什么负担,见老伴越画越好,她也想试试。

  和李俨民不同,王丽萍学画画是先从基础开始的,这可能和性格有关系,不管做什么她都要从浅到深,从易到难。有一年儿子李洋回太原过年,给王丽萍画了一幅“说明书”,用最简单的线条和语言告诉她素描的基础知识,她照着“说明书”从浅变深,从画圆圈开始,再到画葫芦画花草。后来,老两口还一起学了一段时间的油画。他们家墙上挂着一幅油画,是王丽萍用了三天的时间画完的,算是比较满意的作品。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其实,一幅画也能看出画画者的内心独白,看他们夫妻两人的画,就能感觉到他们性格的不同。就像一位网友评论的那样,“妈妈画得比老爹画得更有立体感,这正说明妈妈是个感性的人,爸爸是个理性的人。”对于这样的评价,老两口很是认同。

  虽然画风不同,但老两口有一点是有共识的,那就是画画带给他们身心的愉悦,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比不上的。当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画画中时,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从画不出来的焦急,再到结束时的成就感,他们很享受这个过程。

  可惜的是,2014年,李俨民的父母相继生病,身体大不如前,李俨民必须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照顾老人上。正好儿媳妇在北京也生了小宝宝,每当儿子有事出差的时候,王丽萍就得去北京帮媳妇看孙子。这样的生活节奏,让两个人的画画生涯暂停了下来,一来是确实忙,二来就是心不能像以前那样静了。

  没有了画的陪伴,老两口总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自从他们开始学画以后,儿子时不时会把他们的画上传到网上,所以看网友评论成了他们的新爱好,看着看着,想继续画画的愿望似乎又强烈了起来。前段时间,王丽萍在北京遇到了收藏李俨民画的那位教授,听说李俨民现在不画了,教授觉得特别可惜,希望他可以继续下去。教授的话,对老两口影响都很大,他们都说一定在今年安排好时间,继续拿起画笔,把这件事认认真真地做下去。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