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纳兰性德”这个名字,我想我们大家并不感到陌生。他作为清代的著名词人,以其清婉而又略带忧伤的文辞征服了无数读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纳兰,一起品味他真切的诗词。
就纳兰的生平而言,纳兰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
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就纳兰的写作风格而言,纳兰的诗词论其风格简单可以概括为: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一个传奇的人物,让我们一起来赏析纳兰的两部名作。首先,第一篇是纳兰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全篇内容是这样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其中,在我看来,词中最令人耳熟能详的一句,便是‘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句有很深的情感意味,它的主要内涵是说事物的结果并不像人们最初想象的那样美好,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变化得超出人们最初的理解,没有了刚刚认识时的美好与淡然。初见时的美好,结局的超乎想象,勾绘的人生,也许总有那么几许淡淡的遗憾与哀伤。
在赏析完纳兰的那首爱情之作后,让我们再来品味纳兰的另一首经典词篇《长相思》。词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的深义可以解读如下: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这首词的可贵之处是它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态。
上阕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唱之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思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冲突逐渐加深,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于是,便转入下阕的乡情思恋之笔。“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使人们在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的过程。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纳兰的词全以一个“真”字取胜,但诗人那落拓无羁的性格与他钟鸣鼎食,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分离,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富贵的轻看和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却流连向往。
这便是我眼中的纳兰性德,望各位爱好文学之士能更多地翻阅纳兰的作品并悉心体味它独特的词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