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伟大而平凡

  • 作者: 风过荒原
  • 发表于: 2015-05-24 23:51
  • 字数:2349
  • 人气:1199
  • 评论:1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一 依山而居的人

 

老家映像

 

生命这条河流在起始的地方总是那么的平缓,不起任何的涟漪,以至于再后来的回忆里温馨而又惬意,我起始于父辈起始的地方,老家就是这样一个温馨惬意的代名词。

 

老家在群山的怀抱里,中间是一条混流冲刷出的大大的沙沟,至于对这个沙沟的描述,只有一个词我可以说,平凡伟大。落差于村庄三米的沟壑,两边是利斧直劈而成,流水千万年的冲刷,在时光里越来越宽,越来越宽。村庄的出路也是这沙沟,世居的人从这里去往繁华也从这里进入安稳的家,我们亲切的叫他大沙沟,也只有听见我们方言口音的大沙沟,我才觉得生命是那么的有张力,自然是那么的鬼斧神差。大沙沟两边就是我们的家, 东面太阳照耀的地方我们叫做阳娃,西面阳光很少照耀的地方我们叫阴娃,我不知道怎么写这个阳wa和阴wa,所以我臆想为娃娃的意思,欢乐而又不失纯真。阳娃很多人居住,阴娃很少人居住,这里的多与少我觉得是取决于地方的大小和人性的所向,所以在同等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向上再向上。我的家不得已盖在高台之上,大沙沟于村庄落差三米,那么我的家于河沟落差就是十米的样子,我在高台之上的家门口就可以鸟瞰整个村庄的早早晚晚,所谓只缘身在最高层吧!家的背后紧靠大山,说到紧靠大山就得想到父辈拿着简陋工具开山的场景,这是一个可以想象的场景,我请你们去想象。意境对生活没有实质的帮助,一个近乎六十多度的斜坡就是我们家要克服的最大障碍,吃吃喝喝的运送,下雨天回不了家,出不了门,只能就是将就和坚持,除此之外就是努力逃离。可是世界哪有那么多地方供你选择,逃离意味着从新开始,一个开始总是那么的艰难。只是我们还是选择离开,或许离开就是生命叫你成长的手段吧!村庄是破败的,错综复杂建设完全没有章法,街道也不是干净的,可能只要我们有吃有喝就不必在意,在意这一切的不如人,环境,一个如自然一样的东西,慢慢走慢慢改变,一如人性的所向,向往阳光照耀的阳娃。这里的人都是世居,大多是亲戚,据爸爸讲述是我们太爷搬迁于此的,我大爷在这里,我二爷在这里,我爷爷在这里,我两个姑奶奶也在这里,我爸在这里,我大伯在这里,我三爸在这里,我尕爸也在这里,我的很多亲人在这里,枝繁叶茂,很多的青春洋溢在这里,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这就是生命一个时间段里的生活状态,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起起落落的政治,起起落落的经济,起起落落的一切又与生命有什么关系,如今我们换了生活,换了时间段,我们还是要一样的生活,不浮躁与社会,不谈一切名利,稳妥的顺其自然的过,因为我们换了的生活不过是一些人曾经度过的。世居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互相帮助和那股近乎大山的善良以及宽厚,人们用很长的时间和近乎疯狂的劳动去改变大山的形态,把荒芜改成富饶,把高耸铲成平坦,一年四季,从春天的翠绿到秋天的金黄,他们背负着我们,愣是把我们摔进了一个又一个幸福里,那种植于山坡上的食粮就是大山和人们共同的给予,给予天下人一口粮,让他们有力气去改变,去奋进,去战斗。看看吧!看看这大千的世界,看看我们自己的嘴脸,再看看那些人,那些灰头土脸的,要知道谁叫富饶,谁叫贫瘠,感恩这片山坳,感恩这些人群,不要以为城市就是繁华,鲜花就是美丽,不要以为金钱就是体面,权势就是一切。忠告一切如我一样的年轻人,想着起始的地方,想着给予你一切的人,把生命写成感恩。

 

善良,宽厚,互相帮助,回忆就会温馨而惬意。

 

二 缺水的世界

 

黄土堆砌的高原,漫天黄土,千沟万壑,耕地的人牵着牛儿在秃山和灰空间高声吆喝,呔!!!!!回声一次次回荡,在养育的山岭和牧羊人相互应和,苍凉悠远无比广阔。

 

春耕的人于日落归来,流浪于山间的深处的牲畜于落日归来,整个村庄炊烟袅袅,一片祥和,吃食在沸水里冒出腾腾的热气,大盆的水给予干渴的生命,解了渴的满足像是有烟瘾的人又燃起了一支烟一样,缺水的世界依然是那么的生机勃勃。一个千户的村庄两口水井,打水的人络绎不绝,记得很久以前没有机械的时候,马,扁担来来回回,生命就是这样脆弱却又这样倔强,描述一下打水的场景供你们去想象,井水很深,人们用轮胎的内胎手工缝制一个大大的桶,口用铁箍一个圈,这个圈有两个用途,一是固定口二是重,确保不漂浮于水面,我们把他叫做皮Tai,(这个Tai不会写,括号里的字以作说明)井口支起一个架子,挂上葫芦,皮Tai用钢丝绳链接,钢丝绳用马链接,装满水后用马拉出,然后到与各家准备的桶中用扁担挑回家,周而复始,偶尔有人会掉入井中,或死或平安无事,井也定期清理,他服务与我们,我们也保证他的洁净。当然现在不在这么辛苦,机井也差不多现代化,可还是需要自己运回家,所以我说我家差不多六十度的斜坡就是我们生活不能逾越的一个障碍。虽然我们已经搬离,家也成了老家,可是每当妈妈说起担着两大桶水回家的时候难免伤心这困苦不堪的生活,只是现在妈妈又到了另一个世界,不知道那边缺不缺水,需不需要担水,不能了解,不能帮助,都是各自的生活和苦难,希望妈妈安好。

 

靠天吃饭是几代人一段时间的命运,青黄不接是他们生活不可回避的词,人们总是在陡峭的山地于春天播撒一个又一个的希望,又在整个夏季和秋季疲于奔命的希冀,希冀秋天给出的劳动成果,担心雨不来,希望不发芽,担心冰雹来,将要来的希望又成梦幻的泡影,老天悠闲地飞翔在黄土之上看着这些战战兢兢地渺小人类发笑,也总让他们不如意,是人类不屈服还是他们只想着活下去,我想就只是饥饿难以承受,干渴难以承受吧!每个人都在生活,我不知道努力不努力,只是他们在生活,这就够了!

 

生命是一个永恒的世界,生死也不是一个问题,我们是归类自然的,自然这个词创自人类,我们就该回归他,我觉得社会的根基就是他,不管你多么拥有社会赋予的所有属性。 缺水的世界依然有强健的生命,依然有他生存于天地的伟大,无与伦比。

 

悠悠的天,悠悠的地,美丽的黄土高原,我的家。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