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赵雷和武亦姝为何火了?

  • 编辑: 迷迭香
  • 发表于: 2017-02-11 16:26
  • 字数:1333
  • 人气:1706
  • 评论:1
  • 收藏:0
  • 点赞:1
  • 分享:

意外火爆背后或有着相似的原因:唤醒人们对优雅文化的渴望。

  近段时间,一个才子、一个佳人陆续成为朋友圈里的刷屏人物。前者是赵雷,一位民谣歌手,凭着一首《成都》,在湖南卫视节目《歌手》中甫一登台,就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后者是武亦姝,一名中学生,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一鸣惊人,成功问鼎。一个现代、一个传统,两人的意外火爆,看似不搭边,背后或有着相似的原因:唤醒人们对优雅文化的渴望 。


撇开《成都》的曲调不说,它的词本身就是一首诗歌。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抑扬顿挫的韵律、画面十足的文字,比起声嘶力竭的无端发泄,赵雷的笔触就像冬日的一缕阳光,给我们带来温暖而沉静的安抚。也无怪乎有人在安静听完这首歌后,感慨:成都因为赵雷的《成都》更加成都。话虽绕,却点出了《成都》火的缘由:共鸣。

  同样,武亦姝的火,也不仅仅因为她高挑的个子、俊秀的外表、温婉的气质,更是她身上浸润的深厚文化底蕴对集体记忆的唤醒。从《诗经》里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到《将进酒》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到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武亦姝用舞台上的惊艳表现,唤醒了无数观众共同的文化记忆。很多人或许在忙碌的生活中,在红尘的追逐中,早已经忘记了诗词的意义,但蓦然回首,却发现那些纯洁心灵、净化灵魂的传统文化,就隐藏在心灵深处。这样的集体记忆,怎能不令人泪奔?怎能不令人感动?


  其实,不管是打动人心的民谣,还是古典雅致的诗词,流淌于其间的,正是雅文化的血液。古典诗词,自不用说。不少民谣,也正是因为其历经打磨后,刻画出人生的百态,引发大家的共鸣,增厚人心的土壤,由此才成为爆款。叶嘉莹先生曾指出,诗歌的用处,正在其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其他文学艺术作品。一部作品,假如充斥着庸俗、低俗的元素,弥漫着无聊、空洞的气息,或许能赢得一时火爆,但却难言持久。更别说,那样的作品除去发泄、抱怨之外,对于心灵成长,又有何益可言呢?所以说,有意义的作品才是培厚文化土壤的养料。

  当然,俗和雅,并非截然对立。雅,并不意味着追求小众化,不考虑大众的接受能力;雅,更不意味着故弄玄虚、无病呻吟。恰恰相反,所谓的,是要以意义驯服庸俗,用朴素纯粹的美打动人心。那些传唱久远的歌曲,那些广为流传的诗歌,不管是让人感动也好,引人深思也罢,不都因其有着独特的美才被人们传唱么?可以说,的品质,有时同样需要有的演绎,只不过,这种并非庸俗、烂俗,而是通俗。

  赵雷、武亦姝有两句话,格外令人印象深刻。一句是,人生需要不断感动,才能守住那些始终干净的东西;另一句是,文化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烙印终归会显现出它的力量始终干净的东西”“文化的烙印,表述虽有不同,但无疑,都是对雅文化的一种呼唤。拒绝那些虚伪的东西,用有意义的文化涵养现代心灵,这,或许是是赵雷、武亦姝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文化启示。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人民网评   作者:濂溪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