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宋江外传 2.荣登第二把交椅

  • 作者: 凌虚子
  • 发表于: 2015-03-16 18:23
  • 字数:1180
  • 人气:1099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这次充军带来绝好的机遇,孝的美名轻而易举。

 
  在充军临走时,把乡朋好友叫来,宋先生便乘这大好机会,在宋老太公面前大声嚎哭,便大声说话:“父亲,孩儿此去不知何年能返回家园,父亲的养育之恩不知何时能报,请原谅不孝的儿子。各位乡亲有劳大家来照顾我父亲……如有来世,再做你儿……”说完便向父亲磕头,最后又向相乡亲磕了三个响头,磕得头破血流,听者无不动容,闻者无不自惭不如啊,此景此情,你不哭除非你乃草木也,于是“黑孝子宋江”美名不胫而走。(据相关内部消息:其弟铁扇子宋青远走他乡,为宋先生传播此事。点评:此做法不可模仿,不知情者还以为你死了父母呢。)


  孝的美名虽得了,但自己还得充军,得想办法自救啊。素闻江湖朋友重情重义,我何不让他们救我呢?于是在路经浔阳楼时,因心事烦躁借酒消愁,故意喝醉,于是大笔一挥,几首西江月便题在墙上: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鬓,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血染浔阳江口。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随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一片丹心君不知,如今充军生难料。天下太平百姓乐,此志何时能如愿?(后四句此乃小弟乱写的,献丑了)


   因此诗在墙上如铁证在山,引无数江湖侠客观看,天下皆知,小人见之,便妒忌,称这小子不想活了,竟敢比拟黄巢,想造反呀,便秉告朝廷,山东有个黑胖子想造反,有反诗为证,昏君一看胡子一翘,气得直冒火,马上命下面知府将此小子捉住并问斩。(中间有一个小情节,此小人乃那个县令,因宋先生杀了他的情人,也就是那个小妾。于是他便想除掉宋江而后快。又补上几句:陈桥事变名不顺,有敌不抵压民众。他日黄袍加我身,定将尔等下地狱。皇上一看,他妈的,这小子竟敢骂我是昏君,说我昏就昏吧,竟连我祖先也骂,真是欺人太甚,还想黄袍加身,我让你白袍加身见鬼去吧。他气得拍桌子:下面谁谁,小球(高俅),小菜(蔡京),去去把这个黑小子抓住,杀杀……)在梁山快活的晁天王一听大叫不妙,宋江乃因我的原因才受此大祸,如我不去救他,显得我太不仁不义了,日后怎么能做稳梁山第一把家椅。于是调兵遣将,全山出动。江湖上那些英雄好汉见宋江写的诗,想天下太平百姓乐等,又加孝名远扬,大家都想:如此为国为名,忠孝两全的人,我们不去救,真是天理难容啊!于是劫法场的人云山云海,黑乎乎一大片,那场面谁见过,吓得小菜、小球、知府等人手忙脚乱,千呼万唤始不出来,一见不好,场面失控,心想我辈还是走为上策,犹抱美女半遮面溜之大吉了。搞得梁山众英雄好汉摸不着头脑,兵家云:“不战屈人之兵乃上策也。”就这样,这么少官军还不够我们显摆呢,我们还没打呢。哈哈,早知如此,老子统一天下有希望了,反正晁盖是这样想的。

 
  于是宋江重获新生,题的诗乃自己为忠义宣言,江湖人士便赠其美名“呼保义宋江”,受晁天王器重,做梁山第二把交椅,从此该生便声名鹊起,一发不可收拾。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