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北京折叠》:被折叠的何止是北京

  • 作者: 凉夏、秋水
  • 发表于: 2016-08-23 18:15
  • 字数:1131
  • 人气:3156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凌晨四点,在失眠的煎熬中读完了最近很火的《北京折叠》。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这部在手机上翻80页就能读完的小说和上一部获得雨果奖的中国科幻巨作《三体》还是有不小差距的,不过我不想讨论它和《三体》的差距,也不想讨论这部作品中饱受争议的民粹主义,我只想聊一聊《北京折叠》中的折叠空间。

 

在《北京折叠》中,未来的北京城被折叠为三层,每一层中居住的都是不同的人群,这三大人群共享以48小时为单位的翻转周期,而这48小时被按照3:2:1的比例分割成了三部分,地位最低的第三空间人群只享有8个小时的生活周期,准确来说应该是工作周期。在第三空间翻转到地面上的8小时中,这些服务业的大军需要不停工作,然后在清晨来临之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沉沉睡去,随着脏乱不堪的第三空间被折叠翻转至地下,将时间和空间腾给地位更高的第一和第二空间人群。

 

说实话,这样的脑洞不算大,因为折叠空间已经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出现了,只不过不是以物理形式出现,而是以一种无形的资源划分形式出现。先从大的说起,就全球而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早已被折叠成三层,也就是毛主席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直至今天,这个理论仍然适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拿战火不断的叙利亚来说,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虽然生存空间和时间没有被压榨,但他们的生存资源早已被掠夺一空,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无法得到保证,而享有充足资源的第一世界国家可以对此熟视无睹。在某种意义上,这就像《北京折叠》中第一空间和第三空间的差距,只不过这种折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生活在安稳环境的我们会选择性将这种事实存在的折叠空间无视掉。

 

而具体到国家和地区层面,这种折叠更加显著,也更加直观。我们习惯上将北上广划分为中国660多个城市中的第一梯队,而《北京折叠》中的北京算是这个梯队中最耀眼的那个,这样看来,我们事实上已经承认了这种折叠空间差的存在。无数年轻人削尖脑袋往北上广钻,就像拼命挤上一班通往锦绣未来的地铁,这不正是小说中从第三空间爬升至第一空间的老葛们的缩影吗?然而现实总是比小说中的更加残酷,真正从云贵川爬到北上广并最终站稳脚跟的能有几个?尽管生活在平行时空下,但我们所处的折叠空间是不同的,分配到的资源也是不同的,同样身处北上广,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身处的就是北上广折叠空间中的第一层。就像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已经够到了天花板,殊不知那只是别人的地板而已。

 

放眼望去,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是这样的:富得流油的沙特会被折叠,穷到吃土的津巴布韦也会被折叠,七十亿人就这样经过层层折叠,被完美分割、折叠、标上标签,然后在省去翻转这个关键步骤的折叠世界里各自为生。

 

我们在街上擦肩而过,最近的时候只有不到1公分,然而你永远不会知道,我们是来自两个不同折叠空间的折叠生物。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