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又要过去了。
为什么要说“又”呢?是因为二月才刚刚过去吗?还是去年的三月恍然如昨?
时间过得太快——到了某个岁数,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不知道这个岁数确切是多少,30、35还是40。我只知道,我已经到了这个岁数。
有关人对时间的感知,其实是人们对某个时间段与所经历的的全部时间之间的一个对比,这是最近看到的一个心理学上的“加内特法则”。他说,对于1岁的孩子来说,一年的时间就是他人生中的全部,他会觉得一年遥遥无期。当他5岁的时候,一年的时间占据了生命的1/5,当你40岁的时候,一年只占据你生命的1/40。所以,越长大,感觉一年的时间越短。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之所以人们会觉得成年之前时间流逝得慢,而成年以后时间飞快,是因为成年后难忘的回忆越来越少,随着时间推移,那些与“第一次”有关的回忆逐渐减少,诸如第一天上学、第一次旅行、第一回恋爱、第一份工作、第一次拿到工资的喜悦,第一次失恋后的忧伤,第一次做爱后的迷茫、第一次买房后的绝望……所有这些经历都已不再。
作为一个40岁左右的男人,我实在想不出一天从早到晚经历的事情,有多少跟第一次有关,又有多少能留得下记忆:第N次早醒,第N次加班,第N次洗碗忘了刷锅,第N次下楼忘带垃圾,第N+1次和老婆赌气……
总之,岁数大了,生活颓了,时间毛了,——这就是真相。
扯得稍微有点远,还是说说这一个月的收获吧。
生命永远都应该分成两部分,工作和生活。它们是你需要用不同的心态和方式去面对的两样东西。从小到大我都不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至今,我都羡慕那些能力超群、在事业上风生水起的人,但从不羡慕只有工作,视工作为第一生命和唯一乐趣的人。这既跟个人能力有关,也跟人生的选择有关,我觉得那样的人生不完满,事实上我也做不到。
所以,工作按下不表(说了也没太大意思),分享一下生命中的另外50%吧:
1、读:《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是我三月里读完的唯一一本书。作者叫舒明月,她摘录了近现代大师鲁迅、张爱玲、沈从文、汪曾祺、郁达夫等人的名作片段,并对它们逐个条分缕析,提炼出可供借鉴的方面。
这种读书方式很有意思,让我钦佩,很多人读书都是囫囵吞枣,看闲书更是这样。但是你认真仔细、庖丁解牛地去读一本书,收获一定会完全不同。作为一名业余写作者,并且是在不断提高中的业余写作者,她的很多观点让我心有戚戚焉。
“文学之永恒价值,就在于不厌其烦的传达最细微的人类经验”,我也一直相信“辞藻是静布的空间之美,音节是流动的时间之美。” 写作,不仅是词语的堆砌和炫耀,更应该是情感的表达与流露。文字中所蕴含的意境之美、音节之美,物态之美,以及给人带来的审美愉悦,绝非声音和画面所能相比的。
我想这也是,很多人热爱阅读与写作的原因。
2、写:这个月写了七篇文章。
二月里,那些刀光血影与唐诗宋词 (1709)
三八们,节日快乐!
死于中产,死于中年 (1710)
读书笔记:哲学的故事
春天里的某个下午 (1711)
东北往事
恐韩与抗韩:一个理性爱国者的养成 (1712)
没有一篇是特别满意的,大都是交作业,因为每到周末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沉淀、梳理,同时也是坚持。一件事情作的时间长了就会遇到瓶颈,这是必然,但我觉得我还没到。目前,主要的瓶颈在时间,而不是水平。
日子总是这么忙忙碌碌,一天从早到晚能够坐下来,静静地呆着,先让脑子里一切排空,什么也不想,安静地看看书,或者做一些梳理,想一想最近经历的人和事,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可以记录下来的。——这样的时间实在太少啦。
3、听:最近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密集地在听了《晓松奇谈》关于北欧、加拿大、韩国,关于国际纵队、二战、美国大选。这些都是我之前落下的,他就像一个特别能侃大山的说书人,跟你聊的内容糅合了地理、历史、文学、艺术、音乐。很对我这个老文青的胃口。从优酷的《晓说》时代我就一直在追,算是我最喜爱的两个知识脱口秀节目之一吧, 另一个是罗辑思维。
在他讲北欧的那几集里,我无端地对原苏联的那几个波罗的海小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那里有美丽的风景、低密度的人口、与俄罗斯迥异的宗教信仰、灿烂的历史、比较nice的人民和还算稳定的局势(这一点很重要)。并且中国游客很少,完全满足我对下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要求。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行,或许只是想想而已。
小长假就要到了,一家三口,或踏青郊游,徜徉公园山野之间,或养精蓄锐,流连市井食肆之内,都是极好的。活在这个烟火俗世,不需要祈求恩赐,也无需杞人忧天,把握属于自己的当下幸福,才是重要。
唯一的奢望——能有个看得见远方的好天气!
祝各位:愚人节快乐,清明节快乐! 缅怀不是为了悲伤,而是为了珍惜。
语录时间
一个40岁的同学聚会:仕途一帆风顺的同学满嘴都是上层官员的名字,商场发财的同学满嘴都是移民和买房,一无所有的同学满嘴都是萨德系统……
本周大事
1、山东聊城辱母杀人案引起广泛关注
2、朴槿惠入狱,可能判10年或以上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