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其彪炳史册的原因是留给世人一部约5000字的《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它的旷世影响,“深”可达2500多年,是中国文化的宝藏;“远”可及欧美,是西方诸多经济思想和科学思想的源泉。
在中国历史中,道家将老子视为宗师,道教将老子尊为道祖太上老君。儒家创始人、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也曾经数次问学于老子。
《道德经》中“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上善若水”、“谦下贵柔”等学说,2500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并渗透到人们的思维和人生哲学之中。
在欧美的科学界和自然界以及哲学界,老子也被称之为万物先知和哲学之父。《道德经》被认为是西方自由经济思想和自由市场原理的源泉;系统科学的理论大师也谦虚地承认,他们的理论与老子相通,来自于《道德经》。
曾经有人将霍金的《时间简史》和《道德经》进行对比学习,发现它们简直就是一部书的两个版本。比照着《时间简史》,《道德经》中那些玄妙字句不仅变的异常清晰,而且和霍金的宇宙诞生与演变过程无不丝丝相扣。2500年前老子的思想与现代物理学研究成果吻合的程度另人瞠目结舌。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
………
………
让我们向前追溯历史。
老子!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于公元前571年诞生在春秋时期的楚国苦(hù)县赖乡曲仁里,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一个位于河南省东部豫皖交界处的“不起眼”的却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
1.
如果没有《道德经》,或许老子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就不会有人关心他的出生、他的生平、他的离世。
正是因为有了《道德经》,人们对老子有了非同寻常的兴趣,于是,他的生平被“故事化”了,被神话了。
老子的出生有若干个神化般的版本。老子的离世,最被认可的是出函谷关西去不知踪迹。但是在他的出生地鹿邑,也还有着他在老君台升仙离去的说法。
这些故事自然是疑窦丛丛。
但正是因为这些故事,让后世的人们有了祭拜老子的“名义”和“说法”。
在鹿邑,就有两个祭拜老子的建筑群,一个是太清宫,纪念老子的出生;另一个是明道宫,纪念老子的升仙。
太清宫,创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是史料记载的老子诞生地。
现在的太清宫由四部分组成。
南边是祭祀老子的祠庙,以太极殿、三清殿为主体建筑。
走过三清殿向北望,一条笔直大道的尽头还有一处烟火缭绕的寺庙。
那里祭祀的是李母。它曾经是独立的寺庙,被称之为洞霄宫。
在这条中心大道的西边,是一个圆型的小广场,入口处是那个传说中老子所骑青牛的石雕像,四周是石刻的《道德经》全文。
在这条中心大道的东边,是新修建的、仿古建筑风格的“老子故居”。
关于老子的出生,稍微“靠谱”一点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老子的父亲名叫老佐,在春秋宋平公时任宋国司马。为了收复被桓氏宗族占领的彭城,老佐身为上将军,携家小、率二万人马出征,前去收复彭城。老佐银盔白马,身先士卒地驰骋于疆场之上。那一日,老佐正在军前督战,不料被敌方暗箭射中前胸,坠马身亡。群龙无首的宋军,立刻就溃不成军了。
正在宋营军帐中的老夫人,听说老佐阵亡,又看溃军潮水般地涌来,也急忙带家将驾车奔逃。因为是摸黑前行,况且是慌不择路,本来应当走向西南方的宋都,却没想到早已经偏南了。七日之后,来到了楚国苦县赖乡曲仁里。
这时的老夫人已经有了七个月身孕,丧夫之悲再加上亡命他国,自然是心中焦虑而且身体疲劳,以至于腹中胎动,疼痛难忍。找来接生的老妇后不久,就听到篷车之内“哇哇”的哭声,一个早产男婴出世,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
为老子接生的陈姓老妇为人厚道热情,让出三间西厢房,留老夫人一家居住。从此,宋国战将老佐的妻儿便在曲仁里住了下来。
老子降生时,体弱、头大、眉宽、耳阔。正因为他的双耳又长又大,母亲给取名为“聃”;又因为他出生于庚寅虎年,邻居们便叫他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狸儿”音同“李耳”,久而久之,“狸儿”便成为了大名“李耳”。
现在的“老子故居”,两进院落里布置着的望楼、苍楼、回廊,似乎让人们感受着春秋时期一个殷实人家的生活情景。
在太清宫里,还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水井。据说,在鼎盛时期,前、后两宫共有72眼井,是按照72星宿位置分布,每眼井都有典故。
现在太清宫内还有两口井——望月井和九龙井。
望月井之奇在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月圆时,一轮明月投入井中,映出了“天上月水中月”之古诗意境。
九龙井是老子出生时的洗身用井,井口饰件是一块完整的青石,青石上雕刻有九条龙,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根据史料记载,汉桓帝刘志、魏文帝曹丕、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后梁太祖朱晃、宋真宗赵恒、宋徽宗赵佶都曾到鹿邑拜谒老子。为了斋居方便,唐代时(公元743年)建造了紫极宫作为皇帝的行宫,宋真宗时改名为明道宫。
目前的明道宫内主要由迎禧殿、八卦台、玄元殿、享殿、升仙台所组成,
其中升仙台是明道宫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升仙台也叫老君台,台高13米,是一个类似于圆台的高坛形建筑,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相传这里是老子年轻时讲学的地方,也是老子修道成仙飞升的地方。
站在台下向上仰望,32级台阶直通“升仙台”的山门,再加上正殿前的一层台阶,正好是33层台阶,契合了老子升33层青天的说法。
据鹿邑当地的传说,老子是在这座升仙台上羽化成仙,骑青牛列入仙班的。
这种传说不同于人们通常所知道的老子骑牛出函谷关西去的传说。
唐宋两朝为什么要修建这座高台呢?应该是为了祭拜老子、传播老子天下大道以及其深邃思想吧?难道他们也更相信老子是在他的出生地羽化成仙吗?
我更喜欢老子骑牛西去的传说。
我们来设想一下这样一幅画面:白发童颜、飘逸达观、仙风道骨的老子,神态安详地倒骑在一头青牛的背上,晃晃悠悠地朝前走着。他慈眉善目,耳垂肉珠,口角月悬,广额睁蝶。牛走得快慢,他不管;牛会不会走到别处去,他也不管;他让老牛顺其自然随心所欲地走。他现在做的是接纳和欣赏每一个真实的存在……
如果老子真是传说中的仙人,那他应该还在寰宇中的某个深山里隐居吧!?
2.
老子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应该是曾经身为周朝的“守藏室之官”,也就是管理藏书的官员。“守藏室之官”还被称为“柱下史”。
无论是太清宫还是明道宫,都可以看到老子的这段经历。这也是两处纪念建筑群中唯一共有的部分。
在太清宫太极殿的外面,立着一根高约1.5米、直径约25厘米的铜柱,被人们称之为“赶山鞭”,象征的就是老子“柱下史”的职务。
在明道宫的升仙台上,也有一根高8尺、围尺8寸的铁柱,柱旁有介绍:“铁柱俗称“赶山鞭”,乃老子曾任“柱下史”之柱。是人们纪念老子之物”。
据说这根铁柱还是升仙台的“定海神针”。
仔细地想一下,“守藏室之官”在老子一生的经历中确实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正是因为做了这个官,老子扎扎实实地接触到了详实的周朝礼制,这让他有可能站在“朝廷”的角度、站在“天下”的高度、又以“旁观者”的心态,逐渐看清了那个制度是如何一点一点地失去了对当时社会进行治理的效力。也让他有可能在“礼崩乐坏”的历史时期思考治理“天下”的有效办法。
老子思想有一个变化、成熟的过程,他从熟知周礼到质疑周礼,再到与周礼彻底决裂,进而探索宇宙本源和新的治世方法。这个过程反映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个事件中———孔子曾数次问礼老子。
能查阅到的“孔子问礼老子”有这么几次: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老子在鲁国时恰逢他的鲁国巷党友人去世,人们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礼的人,就请他去帮助安排丧事。那年孔子年仅17岁,也在帮助办理丧事。孔子不理解在出现日食时老子对丧礼的安排,就向老子请教。当他听了老子的解释后,深深地感受到老子是一个精通周礼的人。这是孔子第一次向老子问礼。
公元前518年,孔子的学识已大为长进,在鲁国已经有许多少年拜他为师了。但孔子认为自己对周礼的还很浅,而“吾闻老聃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之归,则吾师也”,因此和孔府门人一起到洛邑(今洛阳)去向老子学习周礼。
而此时的老子,已经熟睹了官场的腐败,认识到当时的周礼只是一道掩盖阴险和狡诈的纱幕,只是某些人谋取名声和官爵利禄的手段。
在黄河岸边,老子对孔子说:“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
这是孔子第二次向老子问礼。
在豫东的民间,还有一个关于孔子在鹿邑明道宫向老子问礼的传说,时间是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被围后,自陈返鲁的途中。
说的是,孔子为了恢复他认为最理想的西周社会形态,曾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到处宣扬“克己复礼”、仁爱忠恕等一套儒家思想。但是,春秋时期“整个天下礼崩乐坏”,孔子所宣传的儒家思想不合时宜,他的游说也就处处碰壁。尤其是被围困在陈国蔡国一带时遭遇“绝粮七日”的险境, 差点把性命搭了进去。解围之后,孔子心力交瘁,长叹道:“吾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由此打消了继续游说的念头,率领众弟子踏上了返回鲁国的路程。一路上孔子还在苦苦的反思,无法理解为什么无人接受先王之道的事实。当他们走到了楚国苦县境内时,孔子想再次拜访老子,从而请教释疑。于是他再一次向老子问礼。
而此时的老子已经与周礼彻底决裂,他在探索宇宙本源,探索新的治世方法。
在这个传说中没有两个伟人的对话细节。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在老子看来,周礼已经是腐朽、过时而无用的东西!他必然是否定周礼,同时更是要阐释自己的思想;当然,孔子也不会因为一次谈话而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志向。
现存的记载孔子问礼老子的碑记有三处,一处是在山东孔府家庙,那里有孔子问礼图;另外两处碑记都在河南,一处是洛阳,另一处是鹿邑。
鹿邑的孔子问礼碑置于明道宫的升仙台上,此碑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模糊不清了。据记载,碑首处刻着二龙戏珠的边饰图案,碑文是楷书阴刻的“孔子问礼处”。
每个时代都会有智者,他们会站在天地之间探索世界、研究社会,他们会告诉世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么样做才能活得更好,要怎么样做才能不被别人、不被自己灭亡。
老子和孔子就是这样的智者。
两位孤独的智者在纷乱不堪的春秋时代里踽踽独行,他们赫然卓立于时代的高峰,没人理解他们的激奋,更没人理解他们的孤独和愁苦。甚至是他们之间也难以相互理解。
孔子问礼于老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大盛事。两个人的会晤,为中国思想史乃至世界思想史留下了两个伟大思想碰撞的光辉。
毋庸置疑,孔子的思想就是在数次向老子讨教中逐步形成和成熟的,与此同时,孔子的提问也敦促了老子的反思。正是因为有他们的秉烛探幽,才有了中国文化的纵横捭阖、博大精深。
这是两个中国文化巨人!他们留下了两部绝世经典——《道德经》和《论语》。其间所代表的相互交锋又相互融合的价值取向,激荡着中国文化延绵不绝、多元多样、蓬勃发展。
3.
明道宫的形制很特别,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寺庙。它是祭祀场所!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在《周礼》《礼记》《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中都有记载。
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祖先和灶神。
如果设祭坛,祭坛的形状也因为祭祀对象不同而不同。祭天用圆坛,古称“圆丘”;祭地用方坛,古称“方丘”。坛的高度和宽度也会因为时间、地点、等级的不同而不同。在坛的基础上再筑墙盖屋,即成为宫。宫中陈列祭祀对象以后,就成为“庙”。
来仔细地看一看明道宫里的升仙台,圆坛基础上筑墙盖屋之后又陈列了老子塑像。这是以祭天的规格祭祀老子啊!而且还有那33层青天的蕴意呢!?
这样的一个联想又引发了更多的联想。
明道宫以祭天的规格影射了“天”的意义,太清宫则以出生地的说法包含了“地”的意义;太清宫以纪念老子出生而彰显了“生”的意义,明道宫又以纪念老子升仙而暗含了“死”的意义。“天地”说的是一个广阔的空间;“生死”又反映了循环往复延绵不断的时间。同时“生死”还可以理解为“阴阳”,“阴阳”又是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天地与生死相遇、时间和空间结合,再有万物运动变化的本源,这里囊括了世间和人生!
人,站立在天地之间,日夜兼程地行走在人生之路上,从生的起点开始,走向死的终点。
人生的意义何在?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创造比个体生命更为长久的价值!
老子做到了!!!
自公元165年建太清宫、公元743年建明道宫到现在,历史已经走过了一千多年,其间这片土地也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和灾难,太清宫和明道宫也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不知道修建者们是否考虑过“天地”、“生死”、“阴阳”的意义,这两处建筑群中蕴含着的这一切,是人为刻意的?还是冥冥之中主宰的结果?难道是老子的“神灵”在操控着这一切吗?
仰望耸立在老子文化广场中的巨幅雕像,对老子的崇敬,只能用顶礼膜拜来表达了!
据记载,孔子问礼老子后,对弟子们感慨:“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用现代的语言来叙述这段感慨:
鸟,我知道它们善于飞;鱼,我知道它们善于游;兽,我知道它们善于奔走。对于善于奔走的野兽,可以用网缚捉;对于善于游弋的鱼,可以用钩去钓取;对于善于飞翔的鸟,可以用箭射获。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样上九天的。今天所见的老子和他所讲的道,合起来成一体,散开来成云彩,就像是龙乘驾云气而翱翔于宇宙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