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部《三国演义》,人们记住了那个后主刘禅,也由此知道了这刘禅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从此,在中国典型人物的画廊里,又多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形象——懦弱,无能,难堪大任。
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国第二任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其实了解三国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蜀之灭亡,过不在后主。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即便刘备在世,也难以揽大厦于将倾。“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蜀国此时已是强弩之末,被别国吞并,已经是历史的必然。年轻而又缺少人手的刘禅,此时又能有什么作为呢?历史演变的规律是分分合合,三国鼎立已历时多年,此间你攻我伐连年征战,人民已经苦不堪言,加之人力、物力的连年靡费,已经难以承受三国间的相互争斗。三国一统,是人民的企盼、是历史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是任何人也难以阻挡的。当然,由谁来完成三国统一使命,则又当别论了。这一使命,是由一个集团的力量来决定的,而非是某个人可以左右的。所以,蜀国灭亡,过不在刘禅。况且,据有地利之险的东吴,不也是灰飞烟灭了吗?
如果诸葛孔明在世,情形又当如何呢?
英雄可以创造历史,但必须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便,也就是说一定要顺应历史潮流。所以,如果诸葛在世,蜀国一样会被吞并。其实,蜀国的衰败,正是诸葛孔明一手造成的。我们记得《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挥泪斩马谡”。街亭之失,罪在马谡,可责任应该在诸葛亮的身上,诸葛亮难辞用人不当之咎。因为失了街亭这个战略要地,成了蜀国命运的转折点,蜀国从此一蹶不振了,诸葛亮也因此郁郁而疾。诸葛亮在世,主持朝廷一切大小事务,刘禅只不过是一个名义上的君主,挂名不主事。后诸葛亮时期,刘禅虽然尽力勤勉,然而怎奈此时国库已无可用之物,朝廷已无可用之人,军队已无可用之兵,刘禅纵然想重振帝业,亦无可奈何。国破家亡,后主刘禅只能沦为阶下囚了。
那么,后主刘禅果真就是难堪大任,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吗?
刘备年富力强时驾崩,即《出师表》中所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留下了未竟的事业和满朝的重臣老将。此时后主刘禅尚在年幼,面对满朝的托孤大臣,面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机妙算的相父诸葛亮,他能做什么呢?他所能够做到的只有唯唯诺诺而已。
诸葛亮的雄才伟略,让年轻的后主刘禅失去了许多宝贵的历练的机会。他既没有刘备那样丰富的洞察世事的经验,有没有刘备那样开疆拓土、建立帝业的威望,他既不能插手朝政,又无法指挥军队,在诸葛时代,后主刘禅就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力干涉朝政,只能在后宫,在先帝刘备的光环下,在相父诸葛的羽翼下优哉游哉。
刘禅是否是刘备唯一的儿子,我们无从得知。以刘备的眼光选择刘禅来继承他用毕生心血创立的帝业,刘禅就绝非如后人所谓是一个“扶不起来的的刘阿斗”。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可见,在诸葛亮的心中,后主刘禅是一个可堪大任的君主,因此,我们才可以读到那篇感人肺腑的《出师表》。诸葛亮所以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之后仍然念念不忘蜀国大业,仍然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是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不是因为后主刘禅乃是一个可以值得穷其一生来辅佐的君主吗?《晋书•李密传》中也记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五霸中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可见后主刘禅绝非碌碌无能之辈。否则,智慧如诸葛孔明,怎会那样兢兢业业,至死不悔呢?
至于屡被后人诟病的“乐不思蜀”,却恰恰从另一面验证了刘禅的明智。既然已经身为阶下囚,倒不如看开一点,洒脱一点,面对现实开始新的生活。今之蜀地已非昨天之蜀国,思之何益?只不过徒增惆怅罢了。
具有这样胸襟的人可真不多见。同为亡国之君的南唐后主李煜,国家破亡沦为阶下囚,终日里以泪洗面苦不堪言。亡国之痛无以排遣,只能用诗词来寄托丧国之痛,终因诗词惹来杀身之祸,被下毒而死。留下几首缠绵悱恻的诗词,让后人唏嘘不已。
而刘禅却以“安乐侯”之名得以保全,就在于刘禅的明智,在于刘禅的审时度势。降了就是降了,俘了就是俘了,这是不可以改变的事实。终日对曾经的荣华富贵念念不忘,对国破家亡的结果追悔不已,终是于事无补。即便每日里痛不欲生也徒劳无益。既然不能战死疆场为国捐躯,既然不能玉石俱焚以死明志,既然置百姓于不顾出城纳降,那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阶下囚,一个亡国之君。亡国之君何言尊严?那就以阶下囚的身份来面对一切,那就是勇气,那就是智慧。之所以弃一国之君的尊严而纳降,不就是为了苟全性命吗?那么,面对人生巨大的变故,保全性命是第一位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做出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姿态,除了被人耻笑,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生,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从一国之君到阶下囚,做阶下囚做到如此这般,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仅仅从这一点上说,后主刘禅就不是一个平庸之辈。